实验室安全检查及卫生制度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一切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督促各实验室做好安全工作,保证有一个安全、整洁的实验环境,保护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学校资产不受损失,特制定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采取多种检查形式相结合的原则,包括学校组织专项检查检查、大型设施组织检查、巡查及抽查,实验室自查。安全检查的主要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并督促及时整改。

检查内容涉及对实验室用火、用电、用水、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进行重点检查。

1、为消除影响安全的隐患,每个月对电器、照明设备等用电仪器及门窗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个季度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第三条 各种安全检查,检查人员必须采取认真负责的态度,并认真填写《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对检查中发现的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行为,应立即制止,并令其纠正。

第四条 检查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下发《整改通知书》,其内容有:责任人、隐患内容、整改意见和整改期限,限期整改。检查人员应将检查出的隐患和整改情况分别建立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台帐。

第五条 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组和安全员负责督促整改单位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并对整改项目进行复查。

2、课程实验前,教师实验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及仪器设备安全。

3、科研实验后,每位人员必须按安全制度进行检查,确保无误。

4、日常下班前,实验室负责人员须进行日常安全检查(门窗、电源开关及水龙头等)。

5、实验室日常安全检查由实验室中心主任安排专人负责并有记录。

6、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经领导批准的人员外,他人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

7、对实验室要严格管理,不准在实验室内会客、抽烟,不准乱丢纸屑,不允许在实验室内吃东西。

8、对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化学药品按有关专业要求进行保管和操作处理。

9、实验室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卫生意识,及时清洁、处理实验过程中使用过的器皿、废物等,确立保持卫生、定期清扫的意识。

10、实验室负责人每周应对实验室进行一次清洁大扫除,其他工作人员每天必须将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清洁干净。

11、学生实验后,必须留下专人并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或实验指导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及时清扫和清理实验室,用后的物品按要求摆放整齐。